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22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之前明军本来就是要两路进攻,如此配置倒也恰当,但如今后军被拖住,无法如约而至,那南路瓦克达那边,空置如此多的兵力就显得浪费了。
  且这些天交战,清军发现明军战力远胜自己,更需要更多的兵力参战。
  于是乎,此时清军想要取胜的最佳决策就是
  瓦克达部渡河增援,清军抢在粮草耗尽,和光复后军解决岳乐之前,集中十八万大军,击败李定国!
  可黄河之所以古称“大河”,就是因为它不是哪里都能渡过去的啊
  那么徐州南北百里内,唯一适合大军渡河的地方在哪呢?
  诶,就在李定国现在驻军的对面!
  也就是说,如果图海不击退或者击败李定国在黄河畔的兵力,对方就能卡主这个渡口,瓦克达援军就过不来。
  那样李定国大可以拖下去,大不了坐等山东义军越闹越大,清军粮草断绝,或者是光复后军拿下磐石山,杀回来算账。
  时间在自己这边,有什么好怕的?
  所以他就是赌定,你图海不想输,就得来黄河畔找他的麻烦!
  所以这几天李定国带着麾下四个师的将士,驻营黄河岸边,颇为惬意,还带着人跑到河边捕鱼,给营中增添伙食。
  后勤粮草也不用担心,反正就在岸边,还是方圆百里,比较适合停泊的口岸,来自淮安大后方的辎重粮草,直接沿着大运河北上,驶入黄河后,在此装卸就是,唯一麻烦的就是从南到北,逆水行舟,速度缓慢而已。
  果不其然,两日后,图海拔军南下,在与吕梁山方面清军会师之后,直扑大河之畔的明军所在。
  此时,在吕梁山守军加入以后,清军总数已经达九万之众。
  但李定国依旧没有着急的样子。
  他只是吩咐了几件事
  首先,分出一个营三千人,全部持火铳,并配属火炮五十门,上了原本运输辎重而来的数十艘内河运船,并往对岸而去。
  而后,则是军中早已准备好的六百辆骡驴马车,这些大车也是之前明军为何行军迟缓的主要原因。
  六百辆车分为三个部分,沿着黄河岸边,围成三个半月状。
  此时李定国手里虽说是四个师,但却远没有四万人。
  盖因全军的马营都被调给了李来亨,炮营一半又还在刘文秀那里,又调了两个步营给李来亨,一个营上船。
  此时在黄河畔的,不过是两万多明军步卒而已。
  第58章 却月(下)
  就这两万多步卒,还分成了三个部分,每阵七千众,列为紧密阵型,就在由六百辆大车围成的三个半月状队列之后。
  不过兵不在多而在精,这两万余众,俱是光复左军的菁华所在
  披甲率达六成之多,且都是百战老卒,尤其是那六千柄钢矛,尤为骇人,却是并未摆在一线,而是藏于阵后。
  阵前,那六百大车停下之后,每辆大车上配属二十名士卒,反正也不需要移动,只要车体能承受得住,往上放多少人无所谓。
  二十人,十人持刀矛,十人持火铳
  车上,钉有数面大盾,围得密实,远远望去,犹如城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