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神年代(出书版) 第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没想通的是我们自己这个智能。它呆了一阵之后越权广播,很强烈,很主动,真像是什么东西醒来了。那十几分钟不干活的时候,它也抢夺了很多公共计算资源,就像腾讯那个游戏。但是那两句翻译,非但不是超人类的智能,连个小孩子都不如。”
  “应该说,就像小孩子刚开始学外语。听见一句就胡乱猜测,还要说给所有人听。奇怪的是这小孩母语就是汉语,以前还精通几百种语言。学习过程重新开始?”王招弟在一旁自言自语补充,远没有图海川那么自信。
  杭州那边两位老师的思路就像太空漫步。张翰终于忍不住:“奇点是什么东西,我还没太明白。但您是不是说,奇点就要到了?”
  “不是我说的,朱越先说的。我只是越发觉得他说得对。原先我想不通三个事件之间的矛盾。听了那个红绿灯的情况,我认为这不是一个单纯的救援行为。也许是测试。也许美国人猜对了一半,这是火力演习。也许有好几个智能在闹着玩呢!谁知道呢?奇点之后人类理解无能!麦基在第八章说过,超级智能最有可能实现的方式,是普通人工智能之间的联网互动。原则上我完全赞同!文奇还说过,奇点到来之迅猛,所有当事人都会措手不及。所以也有可能已经到了,我们还不知道。也许我们正在亲身经历文明史上最伟大的时刻,比工业革命更伟大。工业革命刚开始时的欧洲人,在城里开蒸汽机织布的,在乡下被羊抢了土地的,在煤矿里面虐待童工的,肯定不知道他们经历了伟大的工业革命。他们那个太慢。我们这个革命,可能下星期就爆炸了,这世界我们就认不出来了。啊!我又想通了一点。为什么都跟朱越有关?因为他说得对啊!他去玩那个游戏可能纯属偶然,但是玩着玩着突然开悟。万国宝听见他说得对,就无限重复,表示它也同意!然后给他血条+1。真像打游戏,哈哈!”
  满屋子人都被图海川催眠了,眼巴巴看着一颗巨大的脑袋跳跃喷涌,尽情撒欢。
  全场智力休克中,张翰的脑子慢慢松动。他仔细打量图海川,脖子后面短发一根根立了起来。
  24年前,他儿子出生后半分钟没吱声。医生几个巴掌扇上去,皱巴巴的小东西终于哇哇爆哭起来。那一刻张翰望向筋疲力尽的老婆。他永远记得她的笑容,和屏幕上的图海川一模一样。
  ※※※
  大家陆续解冻之后,图海川恢复了先前那副蔫样。
  他再三声明这只是一家之言,自己也没把握,最多二八开。还请张翰现阶段千万别上报领导,以免引起恐慌。
  然而其他人真被吓到了。刘馨予在手机上取消回程机票。小顾眼睛发直,周克渊立即过去跟她窃窃私语,视双方老板为无物。张翰对他的印象越发深刻:只有真正的强者,才有闲心在天塌下来之前再骗一炮。
  “真没想到,原来图老师也是科幻小说粉丝。”
  忙乱的会议室立刻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着石松。话本身没什么,然而他那调调再明白不过。
  图海川答道:“既然都是粉丝,你应该知道文奇写那篇文章时,身份是数学家和计算机学家。麦基写的更不是小说。这二位之外还有很多人,你不会认为冯·诺依曼也在编故事吧?”
  “我不是说他们没资格。是说你们这种方法有问题。”
  “讲方法,我喜欢。”
  图海川拨动镜头对准石松,自己规规矩矩坐好。全栈在哥们儿背后狠狠捅他几下,见其他人都坐下观战,也只能坐下。
  “我做自动驾驶之前是做智能交易的。做了三年,最大的收获就一点:无论k线走成什么鸟样,我们总能找到完美的曲线、完美的理论解释它。完美到当天为止。要想预测明年、下个月、甚至明天的走势如何,这些曲线和理论没什么用。等到下个月的k线出来,我的曲线还能跟上,每一种走法我都能发展出新的理论来解释。仍然完美,仍然没用。这个不能怪我们水平低,全世界做这个的都一样,否则早就把天下的钱抢光了。图老师您解释一下为什么?”
  众人相顾失色,图海川却老实答道:“因为证券金融市场是个非线性复杂系统,多方博弈,因素太多,还会有玩家不守规则。现有的数学工具和概率学ai解决不了这种问题。”
  “没错。那么全球技术发展比交易系统还要复杂亿万倍,文奇和麦基凭什么根据历史曲线简单外推?”
  杭州那边竟然久久没有回音。
  “奇点理论我也是一路看过来的。九十年前就说三十年后,三十年前还说三十年后。冯o诺依曼这么瞎说,我倒是理解他。计算机架构挂着他的大名,又是宇航先驱,他的时代两个领域都在井喷。换了是我,也一定牛出幻觉。今天来看,凡是预言指数发展的,统统错得离谱,更别说‘奇点’。在每个单独的领域都错,更别说整体。现在离冯大人快一百年了,系外航行在哪里?去火星摔个登陆舱都能吹成世纪之旅!核聚变发电永远是五十年后。二月份我看等离子所报告cfetr等离子所:即安徽合肥的中科院等离子物理研究所。cfetr是“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等离子所的核聚变前沿项目,于2017年启动。的新突破,又说还要四十年。好像学乖了点哦,至少这辈子有盼头了!”
  图海川摇着头:“宇航和核聚变都有物理定律压制,不能跟信息技术相提并论。火箭发动机搞了这么多年,一直被牛顿定律压得死死的。抬头再一看光速限制,腿都吓软了,舍不得再烧钱。这几年另有需求,不是又发展得挺快么。核聚变……这个我不懂,应该也有吧。”
  “信息技术难道没有物理压制?摩尔定律摩尔定律:英特尔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提出的集成电路发展规律。原始表述为: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两年会增加一倍。摩尔定律在2010年后速度开始放缓。随着半导体制程发展到10纳米以下,接近原子距离,摩尔定律遇到了明显瓶颈。失效快三十年了。”
  “那只是硬件。现在我们缺的不是硬件……”
  “对啊!就说ai技术,别人不明觉厉,我们搞这个的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吗?机器的智能都是人的智能堆出来的,用机器打包而已。现在限制ai发展的是人力,缺的是脑袋。您这样的脑袋一百亿人也出不了一个,ai能有今天的发展,主要靠一堆我这种人九九六。”
  除了周克渊,在座的年轻人齐声赞同。石松更加意气风发:
  “我福报已满,一小时也不能再加了。比我身体好的,也不可能指数增加工作时间。如今人口在减少,教育也是快乐教育。所以我看不出有任何理由,技术会指数增长。现在全世界技术和经济停滞是公认事实,ai已经是例外。真正让我服气的ai只有两个:头一个当然是万国宝,还有一个谷歌透镜。这两个分别解决语言和知识问题,要让我评价,比蒸汽机更伟大。问题是我说了不算。两个都上线几年了,按指数时间比整个十九世纪还长,照理说应该带动所有人进步、所有领域一起发展啊?但我还是看不到。只看见人类越来越蠢!”
  王招弟挑起眉头,终究没有出声。图海川欲言又止,脸色阴晴不定。众人正在担心两位偶像面子挂不住,就听见图海川说:“你说得也有道理。那就一九开吧,不能再少了。”
  石松一时气结:这种事也能还个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