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之军工系统 第913节(2 / 4)
如今鬼子联合舰队不仅把这口气咽下了,还置被包围的“奉天”于不顾,这难道不就是“小不忍则乱大谋”?
如果进攻大连解救奉天是“小不忍”,那“大谋”又会是什么?
怕是只有与鹰酱舰队决战吧!
孙尔威不敢怠慢,马上就把情报传回鹰酱国内。
于是鹰酱高层就确定鬼子联合舰队会有一场针对他们的大行动。
鬼子高层这段时间也是闹翻天。
争论的焦点就不用说了,联合舰队居然放弃增援大连!
梅津美治郎为此还告了联合舰队一状:“联合舰队怎能如此不顾全大局,奉天的生死关系到‘满洲国’的根基,大连是否能夺回更是关系到关东军的存亡!联合舰队完全置帝国利益于不顾,说收兵就收兵,而且还是在‘武藏号’被俘之后!这难道就是联合舰队的作战精神吗?这就是所谓帝国精英的对敌勇气吗?不,这是民族的耻辱!是帝国军队的耻辱!”
梅津美治郎以为这次联合舰队肯定逃不了受处分最后还要被责令配合陆军进攻大连。
然而,这看似理直气壮的“状纸”送上去却有如果泥牛入海般的没半点动静。
不过表面看似平静,鬼子本岛高层却早已分成两派争论不休:
一派是以陆军为代表,他们坚持之前的战略,也就是不与鹰酱舰队为目标。
他们认为帝国要面对的不是鹰酱几支舰队,而是鹰酱这个国家及其可怕的工业生产能力……帝国即便能利用反舰飞弹打赢一两场仗,最终鹰酱还是能在短时间内再生产出一支甚至两支舰队出来,帝国对付这样的敌人没有任何胜利的希望。
因此,他们只有把战略重心放在华夏大陆上,其它一切都幻想!
客观的说这观点才是正确的。
尤其在太平洋战场上进行的海空战斗,它打的其实不是装备,而是综合国力和工业能力。
而华夏内陆利用复杂地形的游击战,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削弱工业能力、综合国力乃至科技水平的影响,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打败鹰酱这样的国家。
但海军高层又哪里会听得进去这些话!
他们说的并不是这些,而是打败鹰酱这支舰队取得决战的胜利后,就有可能把鹰酱逼迫到谈判桌上来,于是对鹰酱的战争就可以结束了……鬼子二战时期始终抱着这种“决战”思维。
这是一战时期的战争模式带来的固化思维,一战时期堑壕战打到最后谁也奈何不了谁,最终只能谈判。
于是鬼子就想当然的以为,战争打到一定程度取得决战的胜利必然就是谈判。
可惜时代已经变了,二战时期的战争往往是以“灭国”画上句号!
第1684章 狼来了
最终,鬼子这场战略层面上的争论还是海军胜出。
胜出的原因很简单,大多数鬼子都希望能尽快与鹰酱和谈,希望能在一场决战的胜利后以胜利者的姿态与鹰酱结束战争,而不是像陆军描绘的那样还要把本岛的军事、工业,甚至政治都搬到华夏内陆做好与鹰酱长期作战的准备。
史上鬼子虽然有利用华夏大陆复杂地形与鹰酱作战的计划,但直到最后也没下定决心执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认为这是一种耻辱。
另一个原因就是华夏大陆虽然地形复杂适合游击作战,但华夏大陆从来都不是鬼子的地方百姓也视他们为仇敌,而打游击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就是有群众基础。
从这个角度来说,鬼子陆军的计划其实也不现实。
至于鬼子在“伪满洲国”的困境,海军的解释是:
“我们需要集中所有力量打赢这一场仗,不能有任何分心!” ↑返回顶部↑
如果进攻大连解救奉天是“小不忍”,那“大谋”又会是什么?
怕是只有与鹰酱舰队决战吧!
孙尔威不敢怠慢,马上就把情报传回鹰酱国内。
于是鹰酱高层就确定鬼子联合舰队会有一场针对他们的大行动。
鬼子高层这段时间也是闹翻天。
争论的焦点就不用说了,联合舰队居然放弃增援大连!
梅津美治郎为此还告了联合舰队一状:“联合舰队怎能如此不顾全大局,奉天的生死关系到‘满洲国’的根基,大连是否能夺回更是关系到关东军的存亡!联合舰队完全置帝国利益于不顾,说收兵就收兵,而且还是在‘武藏号’被俘之后!这难道就是联合舰队的作战精神吗?这就是所谓帝国精英的对敌勇气吗?不,这是民族的耻辱!是帝国军队的耻辱!”
梅津美治郎以为这次联合舰队肯定逃不了受处分最后还要被责令配合陆军进攻大连。
然而,这看似理直气壮的“状纸”送上去却有如果泥牛入海般的没半点动静。
不过表面看似平静,鬼子本岛高层却早已分成两派争论不休:
一派是以陆军为代表,他们坚持之前的战略,也就是不与鹰酱舰队为目标。
他们认为帝国要面对的不是鹰酱几支舰队,而是鹰酱这个国家及其可怕的工业生产能力……帝国即便能利用反舰飞弹打赢一两场仗,最终鹰酱还是能在短时间内再生产出一支甚至两支舰队出来,帝国对付这样的敌人没有任何胜利的希望。
因此,他们只有把战略重心放在华夏大陆上,其它一切都幻想!
客观的说这观点才是正确的。
尤其在太平洋战场上进行的海空战斗,它打的其实不是装备,而是综合国力和工业能力。
而华夏内陆利用复杂地形的游击战,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削弱工业能力、综合国力乃至科技水平的影响,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打败鹰酱这样的国家。
但海军高层又哪里会听得进去这些话!
他们说的并不是这些,而是打败鹰酱这支舰队取得决战的胜利后,就有可能把鹰酱逼迫到谈判桌上来,于是对鹰酱的战争就可以结束了……鬼子二战时期始终抱着这种“决战”思维。
这是一战时期的战争模式带来的固化思维,一战时期堑壕战打到最后谁也奈何不了谁,最终只能谈判。
于是鬼子就想当然的以为,战争打到一定程度取得决战的胜利必然就是谈判。
可惜时代已经变了,二战时期的战争往往是以“灭国”画上句号!
第1684章 狼来了
最终,鬼子这场战略层面上的争论还是海军胜出。
胜出的原因很简单,大多数鬼子都希望能尽快与鹰酱和谈,希望能在一场决战的胜利后以胜利者的姿态与鹰酱结束战争,而不是像陆军描绘的那样还要把本岛的军事、工业,甚至政治都搬到华夏内陆做好与鹰酱长期作战的准备。
史上鬼子虽然有利用华夏大陆复杂地形与鹰酱作战的计划,但直到最后也没下定决心执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认为这是一种耻辱。
另一个原因就是华夏大陆虽然地形复杂适合游击作战,但华夏大陆从来都不是鬼子的地方百姓也视他们为仇敌,而打游击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就是有群众基础。
从这个角度来说,鬼子陆军的计划其实也不现实。
至于鬼子在“伪满洲国”的困境,海军的解释是:
“我们需要集中所有力量打赢这一场仗,不能有任何分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