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之军工系统 第886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战场上的事谁也说不准,尤其现在还打到关键时刻。
  有些话如果现在不说,很可能永远都没有机会说了!
  第1632章 东港
  反舰飞弹、防空飞弹与军舰的整合并不着急,至少目前是来不及的,王学新将它交给研究所是为了长远打算。
  就在王学新把注意力放在大连海防团时,奉天方向的鬼子就有了动静。
  确切的说不是奉天方向,而是梅津美治郎派兵回援了。
  梅津美治郎派出了两个师团,从南北两个方向试图突破八路军的防线。
  这个做法很聪明,因为从两个方向突破会对八路军形成合围之势,再加上奉天鬼子的配合,于是就对八路军防线形成三面包围。
  但鬼子三个方向的攻势都毫无疑问的被八路军挫败了。
  这不是说鬼子战斗力不强,也不是说他们打的不坚决,而是王学新硬生生的把战斗转化成了一战时期的堑壕战。
  堑壕战的确是落后了,它甚至被证明是一种失败的战术。
  然而,任何一种战术都是相对的。
  八路军如果拥有制空权,再加上坦克比鬼子先进还有炮侦雷达……在拥有这些装备优势的情况下,八路军的防御就是堑壕战。
  因为鬼子失去了可以迅速突破的所有可能,他们只能用人海战术往八路军的防线冲锋。
  鬼子在太平洋战场上面对鹰酱军队差不多也是这情况。
  是鬼子的素质不如鹰酱军队吗?
  并非如此,鬼子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兵力虽称不上精锐但至少是在华夏战场上打了几年仗的。
  而鹰酱军队许多人是头一回走上战场。
  结果却是鬼子被鹰酱军队打得溃不成军。
  此时的八路军与鹰酱军队的区别,就在于八路军能更精准的定位:比如炮侦雷达,再比如战机的空空飞弹,还有换装了100mm滑膛炮的t34。
  此时的鹰酱无法做到这程度的精准,他们是用火力对鬼子形成绝对的碾压。
  在这些方面形成优势,结果就是只要八路军阵地的机枪够多子弹充足,多少鬼子冲上来都是送死……这就是堑壕战的结果。
  然而,当鬼子的进攻打到第三天时,还是出现了意外。
  这天王学新正对着地图与陈松勇分析鬼子下一步进攻。
  两天的进攻已经使鬼子伤亡三千余人,这样打下去,不过二十几天它回援的两个师团就要打没了。
  王学新分析:“鬼子不可能会继续这么打下去,我猜……他们很可能会寻求换一个位置偷袭,命令部队时刻保持警惕关注鬼子主力动向!”
  “是!”陈松勇马上就把命令传达了下去。
  防御一方就是这点麻烦,鬼子投入两个师团三万多人,八路军在奉天以东一带有十万兵力防御,但因为防线长所以依旧感觉兵力不足。
  好在王学新从鬼子那缴获了几百辆汽车用其组建了机动部队,鬼子进攻哪里这些机动部队就投到哪里将其顶住。
  就在这时,守着电台的张宗平紧张的叫道:“团长,鬼子用上了毒气弹!我军死伤惨重,东港防线就要被突破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