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一年基本上每个生产大队都来了四个新知青。
  根据这一年的经验,大家都以为七零年的知青应该也不会少。
  但实际情况却和预想的有很大的出入,七零年的知青非常的少,整个丰水公社也就分到了两人。
  这两名知青没有一个被分到九大队。
  七零年的知青数量这么少,让况叶有些好奇,不由的打听了一下其中的原由。
  和他一直保持联系的张友岁等人,回信的时候也给出了答案。
  六九年作为重启知青下乡的第一年,当时的动员力度之大,有不少符合标准的人都被动员下乡,积累了三年的毕业生,加上社会上的闲散知识青年,所以才有了这一年的盛况。
  但随着大规模的知青下乡,他们下乡后的生活也逐步的传回了城里。
  其中就基本上没有什么好的消息,多是述说生活上的困苦。
  这也使得还没下乡的知识青年,再次产生了畏难情绪,导致七零年的动员工作进行的相当的困难。
  据张友岁那边给出的锦城两年下乡人数的对比,就可以从中窥探一二。
  六九年锦城下乡的知青多达六万人,而七零年锦城下乡的知青只有四千多一点。
  刘康民所在的斗城,以及况家所在的潭城,情况和锦城也差不多。
  不过今年不一样了。
  去年十二月公布的推荐招工政策,加上动员上的加强,今年下乡的知青又多了不少。
  前两天况叶就从大队长那得到了消息,不久后九大队这边要来两个新知青。
  而整个丰水公社要接收的新知青,有三十二人,大部分生产大队都能分到两人。
  为此,大队长这边也开始为新知青的到来做准备。
  不过这次,相关的准备和况叶没有太多关系。
  新来的知青,队里准备安排他们和周光旭他们住一起。新修的知青宿舍,总共有四个卧室,再来两个人还能挤得下。
  队上目前没有再建新宿舍的打算,除非再来几个新知青,这样一来建房的资金才够。
  不找他,况叶也落得清闲。
  不过他还是有些好奇新来的知青,等两人到了还是得去见见才行。
  第175章
  三月初, 温度已经开始逐步的回暖,地里的农活也不少,一些育苗的工作也要开始进行了。
  况叶按在往常的计划,给卫生院和医疗站送完货, 就开启了下轮的制药工作。
  就在他和队员们忙活的时候, 新知青也有了消息。
  三月十五号这天, 况叶结束制药的工作, 和队员们一起上工的时候, 就从同组的队员那听到了消息。
  “庆国叔今早牵着驴去了公社,说是去接新知青呢。况知青你知道这次来的新知青的情况吗?”
  今早有不少队员看到大队长陈庆国牵着驴往公社走, 这消息一上午的时间就在队里传开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