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刀十六国 第48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且现在已经迁都洛阳,就是为了加强对关中的控制力。
  此外,关中士族崛起也不是什么坏事,能压一压关东士族。
  要知道,汉唐最进取的那一群人几乎都是关中士族,说他们是华夏武脉所在也不为过。
  东汉、魏晋倒是偏重关东士族,但他们在历史上的表现实在惨不忍睹,除了内斗,就是篡位,还有一些人跪在胡人胯下乞活……
  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关东士族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大梁想要更进一步,必须融合关中士族。
  “臣之意,乃是眼下不宜迁徙……百姓,当先稳定洛阳京畿之地。”崔宏眼珠子一转,换了口风。
  “你说的不错,眼下急不得。”李跃点头。
  闲谈了一会儿,卢青进来禀报,“陛下神算,谢玄以粮草不济为由退回广陵。”
  这场北伐更像是一场闹剧。
  李跃固然没有南下灭晋的实力,江东也没有克复神州的决心。
  “桓温退兵没有?”
  “仍在围困合肥,南面有流言,邓遐暗中与桓温接触……”
  邓遐曾是桓温部下,一起北伐,战功赫赫。
  “流言而已,不必当真。”李跃没当一回事。
  合肥城中除了当初袁真、邓遐的部曲,还有五千黑云军。
  邓遐家眷全在洛阳,要叛变早叛变了。
  江东这些年的骚操作太多了,袁真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成了江东内斗的牺牲品,邓遐倒戈回去,也没什么好下场。
  时代已经不一样了,长期看,大梁必定一统天下。
  退一万步,合肥即便失守,对梁国影响不大,北面寿春更为坚固,合肥是悬在江东头顶的一柄利剑,却对梁国影响不大。
  谣言止于智者,李跃没当回事。
  转眼秋收就到了。
  西北的两场局部战争,不费朝廷一粒粮食。
  关东虽然偶尔有一两场水灾,但大水来的快去的也快,不像旱灾旷日持久。
  今年关东大面积的丰收,河东、南阳、颍川、淮北、青兖等,因为涌入大量人口,不断垦荒,粮食产量增长了四成。
  关中虽然没有恢复,但在王猛的治理下,至少不需要从关东调拨粮食过去。
  王猛又上表,请求调周牵入关中,专司屯垦之事。
  周牵经营辽东已经三四年了,适合耕种的地方都被他恢复了,不适合的地方,如辽泽等,在这时代非人力可以扭转。
  辽东已经有崔瑾,李跃便下令召回周牵。
  秋收之后,两个女儿的婚期也到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