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不当王 第61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就如同当年你在鲁国的所作所为,正所谓‘当局者迷’,入局之人,只要是认定了的事情,大多数人便都会想方设法一直做下去,直至是碰的头破血流,难以挽回!”
  “所以,所谓‘设计’,只需要为当局者量身定做,知其所必为之事,便可无往不利!此既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也!”
  阳虎闻言,不由是一边感慨,一边由衷言道:
  “啊呀!先生教训的极是,先生之言,虎当铭记于心!”
  然后,李然又转而言道:
  “邯郸那边的情况,我也算是对其颇为了解。而且这些年来,我即便是在鲁国,也是时刻关注着邯郸,并是一直寻思着如何复仇。”
  “我听闻赵午有一个兄长,名为赵阳,看似对赵午也算是忠心耿耿,但实则因其年长于赵午,故而也一直是暗中别有用心。只不过,由于赵午在世,他便无有机会可言,而如今赵午之子赵稷尚且年轻,且其父丧在身,所以邯郸上下之事,定会是落入这个赵阳的手中。”
  “而赵阳,为了表达对先主的忠心,也为了能够更好的把持住邯郸的大权,必会扬言报仇!而那家臣涉宾,本就是一个见风使舵的人,见到赵阳主持了大局,那自然也会对其附和。所以,由此可以断定,邯郸必反!”
  其实李然还有一件事没有说出来,那就是“道纪”,他早已经联系观从,让观从拨动邯郸的“道纪”势力,到时候只需要一个人振臂一呼,必会一呼百应!
  阳虎咂了咂嘴,打趣道:
  “呵呵,难怪世人都说,先生的这颗脑袋,可是价值连城呐!虎真的担心,中行氏和范氏若是有朝一日真的是陷入绝境,困兽犹斗之下,会取先生性命!这往后啊,虎还得多多陪在先生身边才是!”
  就在二人言语间,李然却又是伸了一个懒腰:
  “好了,今日的对弈便先到此为止吧!我也有些乏了,明日你再随我一起,在这绛城中好好逛逛吧!你这也来了绛城这么些时候了,让虎替我当一回向导,该不会不乐意吧?”
  阳虎闻言,又是一个躬身,并是笑道:
  “先生说的这是哪里话!先生既有此雅兴,阳虎自当效力啊!”
  随后,阳虎便是作揖告退而去,李然看着远去的阳虎,也是不禁暗中一阵感慨:
  要说阳虎当年,这个在鲁国被暗行众给折了双翼的猛虎,如今竟然又多出了一些温顺之意来。
  有时候,纵是李然也不得不佩服赵鞅的驭人之能!
  赵鞅虽然看起来并没有运用什么“驭人之术”。但是,真正的“以诚待人”却又何尝不是一种最为成功的“驭人之术”呢?
  而就在李然准备休息的时候,他又突然想起了自己方才所说过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这一句话,又不免是让他想起了孙武来,李然心下亦是一阵怆然:
  “哎……好久不曾有过这样的感觉了!一晃数年,也不知长卿如今是否安好?若是长卿此刻能在身边说说话……那该多好呀!”
  第七百九十二章 朝堂激辩
  范蠡虽然在某些方面,和孙武颇有相似之处,但是两者之间却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
  范蠡虽也懂得一些用兵之道,但是并没有像孙武那般痴迷,其对于兵法的钻研程度是远不及孙武。
  孙武之所以被后人称为兵圣,那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他万事都能从兵道入手,并以此对世事加以剖析。
  而范蠡则是以商道为主,虽也有其独到之处,但毕竟更多的是以谋略为主,讲究个四两拨千斤。
  次日清晨,范蠡早早便已备好了马车,由褚荡充当御夫,阳虎和范蠡则是跟在李然左右。
  阳虎问道:
  “不知先生今日是想去何处逛一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