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不当王 第599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时,范氏也是由此而做大,鞅当时便觉得,范献子只怕其野心不仅仅是在于控制整个晋国的朝堂,恐怕更有串联外邦的企图,甚至还有意是分化我们赵氏!”
  “我后来,也是在阏于的提议下,决定效仿韩氏,暂且是退出了朝堂之争,对范氏采取了阳奉阴违的办法。而实质上,是将心思全放在了封邑之上。”
  “我当时幸得董安于的辅佐,他替我是劝农勤民,减其徭役。并是选贤任能,奖以军功。并是积粮畜马,发展势力,以备未来的不时之需!”
  李然闻言,不禁笑道:
  “呵呵,于世事纷乱之中,想要如此韬光养晦,也实属不易。”
  “如此看来……当时宋国的乐祁之事,恐怕便是董安于之谋吧?”
  赵鞅听罢,不由亦是一惊,随即便又是言道:
  “果然什么都瞒不过先生!当年乐祁出使我们晋国,是董安于让我主动接近乐祁,而且还取得了乐祁的信任。而乐祁在出使之前,便表示要和我们赵氏世代交好,甚至将五十副铠甲,作为礼物送给了赵鞅。”
  “而乐祁和鞅交好,此举自然是惹怒了范献子,范献子于是请命囚禁了乐祁整整三年,后来虽然放归了乐祁,但是乐祁却是又病死在了半途,宋国由此是对晋国范氏是恨之入骨!”
  李然听赵鞅说到此处,不禁是摆手做了一个停顿,并是言道:
  “范鞅此举……虽为你们赵氏之谋。但是……恐怕此亦同样是范鞅的将计就计!”
  “范鞅此人,老谋深算,又岂会无端端的做出如此出格的事情来?”
  “只怕,此亦是他故意如此为之。只因他自知大限将至,想要拉上赵氏,乃至是晋国的未来,是与他一同陪葬!”
  第七百七十四章 三顾李然
  赵鞅闻言,也是不由得一愣。
  不过这也难怪,毕竟这是他第一次听到这样怪诞的事情。
  “哦?鞅对此……倒是不太明白……先生何故这般说?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晋国若是衰弱了,对于范氏又有何裨益?……”
  李然则是微微一笑,并是继续淡然言道:
  “范鞅临死之前,所为的种种劣迹,不知将军可曾搞明白过?”
  赵鞅略做沉思,并是神色凝重的摇了摇头:
  “赵鞅愚钝,确是搞不明白……范鞅在最后几年里,四处与邻为敌!按理说……范鞅他即便不为晋国,就算是为了自家利益,也不该让晋国陷入如此被动的境地。”
  “晋国式微,范氏又能好到哪里去?这范鞅之前所为种种,让人实是看不透啊……”
  李然自然是知道这些其实都是暗行众的阴谋。
  但是,他眼下却还不想让赵鞅知道暗行众的存在。而从李然的观察来看,赵鞅好像也确是还不知道暗行众的存在。
  毕竟作为范氏的死敌,暗行众也的确不太可能跟他取得联系。
  所以,李然决定是要换一种方式来说。
  “呵呵,将军可能是不曾想过这样一个问题!邦国之兴衰,又与该国的卿族大夫们是有何干系?”
  “昔日郑国的丰段丰伯石,以其公孙之辈,身居郑国六卿的高位,却依旧是勾结外邦,在郑国是为非作歹,并给子产大夫是带来了许多的困扰!再譬如昔日的鲁国季平子、齐国庆封之流又是如何?”
  “所以,邦国之兴衰,对于公卿而言虽为其根骨,却绝非是其全部!尤其……是当天下大乱之时!将军以为,当一国陷于罹难之时,该国的公卿大夫们,大多又会如何自处呢?”
  赵鞅认真仔细的想了想,并是回答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