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不当王 第597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董安于略做沉思,却是有着不同看法:
  “这恐怕也不见得!如果子明先生当真不愿意出山,便只管是一直以云游为托辞便可,又何必让观从前来?”
  “而且,既是李然能看到那封书信,而且又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这说明子明先生极有可能其实就在成周!即便是不在,那么也一定就在这左近!”
  赵鞅听到这话,不禁点了点头,觉得甚是在理。
  “可是……他为何对本卿是避而不见?”
  董安于一只手托着下巴,又想了许久:
  “宗伯气象……”
  突然,董安于好似是恍然大悟一般,开口言道:
  “主公!子明先生此言之意,并不是说主公无有一家之主的气象,而是说的没有作为天下伯主的胸怀啊!”
  赵鞅听了,不由瞪大眼:
  “什么?我不过一届晋国的卿身,纵是正卿,天下伯主……此乃王公之事,又是与我这卿臣何干?”
  董安于又进一步说道:
  “此意……倒也不是让主公列为诸侯,亦或是取代周室!而是要主公以公卿的身份致霸天下!并以此而匡扶天下!”
  “主公此前种种,不过是仅仅局限于振兴赵氏,亦或是拯救赵氏于危难的这种小事上!而子明先生……所图者甚大呀!”
  赵鞅回道:
  “原来,这便是子明先生说的宗伯气象?”
  董安于又进一步补充道:
  “子明先生曾先后辅佐过楚灵王、王子朝和鲁昭公,这些人虽为君身,却最终都是以失败而告终!”
  “但另一方面,他又曾是跟随过郑国的子产大夫,后来又与孔仲尼一起合作,共摄鲁国!这些人虽非君身,却都反而是大获成功!只是苦于郑国、鲁国国力有限,虽可安定一方一时,却始终无法匡扶天下!”
  “所以,如今子明先生要么就不出山,如果出山,定是要寻找一个能够匡正天下明主!主公如今虽非诸侯,但是也是晋国的正卿,处境是与郑国的子产大夫大体相当!所以,主公何不将眼光看得更加长远一些呢?!”
  赵鞅缓缓点了点头:
  “阏于的话,真是醍醐灌顶啊!原来,子明先生竟是有这一层意思?如此说来,我们之前的书信,一味的与他叙苦,在他的眼中,确是太过于矫揉造作了!”
  董安于说道:
  “嗯,正是如此!所以,子明先生才会明言主公‘了无宗伯之气’!很显然也是希望主公能够明白这个道理!”
  赵鞅心中大喜:
  “那……接下来,我们该如何去做?”
  董安于回道:
  “今晚,我再去一趟李府,看看能否见到子明先生!竭力促成家主和子明先生会面!”
  赵鞅应道:
  “那就有劳阏于了……对了,是否需要本卿再重写一封书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