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不当王 第59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观从又是笑道:
  “好,等先生回来,从自会一字不漏的代为转达!”
  董安于这时朝赵鞅使了个眼色,赵鞅突然想起什么,从袖中取出一封信简,并交给了观从,并是嘱咐道:
  “还请阁下能将这封信交给先生。”
  观从也不二话,直接是将其收了下来:
  “还请赵中军放心,从不敢或忘。”
  于是,赵鞅和董安于便是离开了李府。
  一出得李府,赵鞅却是面露不悦之色,不由言道:
  “他这究竟是何意?”
  董安于则是从旁劝慰道:
  “我等此番前来,并不为外人所知,兴许子明先生当真是去云游了!如今其下属既已得知中军前来,必然是会传话给子明先生知晓。不如待明日再来看看无妨。”
  赵鞅闻言,亦是不由叹道:
  “哎……如今也只能是如此了……”
  却说观从在送走赵鞅之后,立马是来到了后院,并见到李然,并将信呈上:
  “主公,这赵鞅倒也算得诚意十足,他如今贵为大国正卿,却亦是能够礼贤下士,甘冒奇险前来成周与先生相见,倒是实属不易了!”
  李然却没有答话,自顾展开了书信,但见这信中言辞恳切,满是恭维之辞。
  李然看完之后,便将书信是置于一边,又伸了个懒腰。
  观从见李然如此模样,不由好奇问道:
  “主公既有意助他,却为何对他如此冷淡?既是考验,不也应该成了么?!”
  李然却是说道:
  “此信言辞如此诚恳,且文笔如此隽秀,一看便知多半只是旁人以赵鞅的名义写的,又谈何诚意?”
  “董安于早年为赵氏起草文告政令,才华出众,如今为赵鞅肱骨,为之代笔之事虽也是常理。但这信中所言,却并非赵鞅本人心中所想。所以,此信诚意固然是有,却是根本不值一提的!”
  观从微微一笑,并是摇了摇头:
  “呵呵,主公所言倒也有一番道理。”
  紧接着,李然又道:
  “而且赵鞅此人早年从戎,性格刚烈且为人少智,更不通文饰。年轻的时候,因此还上过范鞅的当。”
  “虽时过境迁,但其秉性又如何改变得了?”
  观从略一思量,试问道:
  “主公所说的……莫不是当年晋国的铸刑鼎之事?”
  李然点头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