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不当王 第561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哎……荼儿啊,你可得快些成长才是啊!往后这复兴齐国的事业,说不定不久之后,就得落在你的肩上了!”
  太子荼回道:
  “儿臣惭愧,时至今日,却还是令君父担心了……儿臣不孝……”
  齐侯杵臼闻言却是一笑,并是摇了摇头:
  “你何罪之有?是寡人实在是等不及了。寡人年岁已高,怕是撑不住多久了……哎,如今只希望能给你铺平道路,让你安安稳稳的坐上君位。如此,寡人之志也就是后继有望了!”
  ……
  两天之后
  齐侯杵臼却依旧是在衡权利弊。
  而李然也是在静静的在馆驿内等候消息。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是从南方传来了消息!
  果然正如李然所说的那样,吴国见鲁国如今内忧外患,竟也准备出兵鲁国。
  更似乎是想要在成邑之乱这件事上,也同样是分一杯羹。
  齐侯杵臼听闻这个消息,一下子便是惊坐了起来,想起李然的那些话,不由喃喃道:
  “这李子明……果然是料事如神啊!竟是与他说的分毫不差?!”
  第七百二十九章 李然的衷告
  太子荼见君父惊呼这么一声,亦是对此颇为不解:
  “吴国正在和楚国斗的不可开交,又有越国在后牵掣,吴国究竟是出于何目的,竟要如此节外生枝?难道说……此举果真是受了晋国的指示而为?!”
  只听齐侯杵臼叹息道:
  “吴国如今图谋鲁国,欲将鲁国作为进取中原的跳班。而且,倘若吴国与鲁国达成了城下之盟,届时便等同是与我齐国接壤了!这显然也是想要抑制我齐国进一步称霸中原!”
  这时,只听太子荼却又是说道:
  “只是,鲁国也并非小国,又岂能轻易对吴国妥协?”
  齐侯杵臼听得太子荼如此说,却又是摇了摇头,并是无奈道:
  “此事……万不可大意。如今的鲁国虽为宗伯,却毕竟是不过一千乘之国。若说是要被吴国掠去,倒也并非是无有可能的!到那时,我们即便是得了鲁国的成邑,但对于我齐鲁国而言,此举便无异于是落井下石,容易遭人诟病呐!”
  “吴人乃是断发文身之徒,说他是姬姓,却终究不过是一蛮夷之邦。所以,我齐国倘若非但不攘夷,反而是在那助蛮夷为虐。此乃大不义!如此对我们也是极为不利!”
  太子荼稍稍迟疑了一下,说道:
  “那君父以为……此事该如何是好?”
  齐侯杵臼也是苦思许久,不由又继续反问道:
  “荼儿,你以为如何?”
  太子荼也是想了一阵,这才说道:
  “儿臣以为,若果真是如君父所言,那不如就此卖鲁国一个人情?正如那李然之前所说的,如果齐鲁两国能够就此弭兵,并让鲁侯就如同卫侯服侍齐国一般无二,倒也未尝不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