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 第917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无锡宋家的嬷嬷,双眼目视前方的巷子,瞳孔不断收缩。
  一道犹如河东狮吼般的轰鸣声,在贡院街上如同巨浪一般扩散开。
  震得一旁穿城而过的秦淮河水浪涛涌动。
  “来人啊!”
  “快来人啊!”
  “有人趁乱强抢民女!”
  “有歹人将我家小姐掳走了!”
  “快来人,抓贼子!”
  第七百零三章 我应天府可是首善之地!
  应天府,知府衙门。
  正值新春,衙门也换上了喜庆的红灯笼,寓意国泰民安的对联还是描金的。
  国家官府重地,即便是大年初一,也有差役守在衙门口。
  只是这时,两名守在衙门口的差役,却是偷偷将脑袋伸到门口,神色八卦的竖着耳朵冲向衙门里。
  穿过堂前影壁。
  分布在衙门前堂两侧的六房,皆是亮着灯的,里面隐约还有人影晃动。
  自从现任直隶总督大臣邹学玉从交趾道回京,出任应天知府开始,应天府就没了所谓的年关封印闭衙的规矩。
  按照邹学玉的说法,那就是他们当官的就该在百姓热闹的时候,更加勤勉的守在衙门里,防备意外发生。
  尤其是在近几年,随着应天城愈发热闹,流动人员日益增多的情况下。
  应天城一府两县的官员、差役,更是要在每个节日做好准备,防止意外事件发生而官府却无人值守。
  此刻,知府衙门正堂。
  四名捕班差役,正精神抖擞的持杖站在堂下。
  文书坐在一旁,不时面露八卦的抬起头,然后又低下头记录着繁多言语之中重要的信息。
  主位上。
  知府虞大廉却是满面困倦,手臂撑在桌子上托着腮帮子,神色乏闷的有一下没一下的眨着眼。
  不时的。
  他还会换条手臂,防止血脉堵塞麻木。
  顺带着,用小拇指上特意预留的细长指甲掏一掏耳朵。
  如果放在寻常时候,他在正堂上是绝不会有这等做派的。
  且不说有没有空,就是被外人知道了,那他定然也是要吃一个弹劾的。
  只因为,堂前那妇人,当成是聒噪的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